竹籟文創 Bamboo-Lai Culture & Creation

Menu
委托设计 在线留言
如果您需要装修设计,可直接在此委托或者登记!
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和您联系!

公司概况

十年磨一劍 前山耀鋒芒 —竹籟文創 賴彥池
偌大廠房裡裁切竹片的機具隆隆地響著,手腳俐落、皮膚曬得黝黑的師傅正埋頭工作。或彎曲或筆直的竹片竹管整齊堆放在地上,遠遠散發出怡人的清香。這是位於南投竹山的「竹籟文創」工作室,執行長賴彥池先生,正與我們娓娓說起,講竹山的竹、講生命歷程、也講父子之間為傳承創業而生的鴻溝。採訪完畢已是黃昏,竹山落日餘暉,正好透過廠房屋頂一方採光窗,直直地灑落他的背後,而竹山的竹藝產業,又會是怎樣的況景?在他的經營之下,能夠走出「黃昏產業」的困境嗎?
生氣盎然的山中生產鏈
南投竹山在清代時便因四面環山、地勢險要,被設為縣城所在地,素有「前山第一城」美名。自日治以來竹產業興盛,在戰後至七十年代,鎮上曾達七成居民從事竹藝、竹材加工業;然而八十年代以後,勞力成本提高、竹材價格下跌,產業逐漸外移到中國和東南亞。竹籟文創的第一代賴進益老師,是竹山高中退休的美工教師,三十多年前就深深愛上竹子的優美與實用性,於竹山在地育有竹林,並練就國寶級的技藝,多次受政府青睞派駐海外各地講學;而賴老師最宏大的心願──振興曾經繁榮的竹藝產業,卻在艱困的大環境下,一直不見太大起色。
所幸賴老師之子──賴彥池先生,因緣際會下回到故鄉擔當產業生力軍,不負各界對「返鄉青年」的期待,用他在觀光、私人飛機與機械工程等領域累積的思維,大刀闊斧將所謂的黃昏產業加以整頓。「我個人沒有工藝之作,但是『竹籟文創』就是我的作品!」將父親的好手藝視為品牌的經營項目,短短兩年半,父子分工合作下,竹籟文創以2018年台中花博「竹跡館」的製作工程,立下團隊首個名揚國際的代表作,不但成為豐原葫蘆墩公園最美亮點,也實質地創造工作機會,終得看見在地產業長久傳承的曙光。
賴彥池不僅將企業化管理概念和年輕化的點子澆灌到傳統竹工藝中,更與竹山地區具有相同理念的觀光據點,如民宿「天空的院子」和其他在地工作室共同行銷。過去長久失修、染上灰塵的機具再度開始運轉,使這片山林翠竹彷彿重拾活力。聽賴彥池侃侃而談他的經歷,某方面而言打破大眾對「農村再生青年」的普遍印象:返鄉兩年半,替竹籟打下大片江山的他,有著豪爽、誠懇的性格,從小看著竹林長大的他坦言,對竹藝尚談不上如父執輩般的熱愛,「我只知道一旦回來了,就要有把事做到好的決心!」就算是沒興趣的事情也要做到一百分,是他對自己的要求。
Aim High 瞄準天際的志向
賴彥池的果斷與決絕,應是拜過去在外的生存歷練與堅忍的自我訓練所賜。他的求學經歷有些曲折,學科除了英文以外始終不甚亮眼的他,升學之際讀了嚴長壽《總裁獅子心》一書,而欲走上觀光業。沒有相關背景,亦無法像都會的孩子們上補習班,他憑一己之力土法煉鋼,三個月內把專業科目「全部背起來」,順利跨科考上國立高雄餐旅學院二專(今國立高雄餐旅大學)旅館管理科。
2
雖然考上喜歡的科系,沒想到造化弄人,在二專最後一年飯店實習的過程中,體驗到職場人際的殘酷,導致實習分數不過而被退學。賴彥池回想起當時才十九歲,被退了學也不敢回家,每天穿著學校制服到小港機場「看飛機」起降整整一個月。失落與不甘心,和著飛機引擎的隆隆聲響一起下肚,消沉絕不是最好的辦法,「何不往天上的服務業發展?」一個想法燃起生機,他在藍天的見證下,立志要當機師,並誓言要重新考進高雄餐旅的航空管理系。
重考高雄餐旅以前他曾北上打工,後來考進大仁技術學院先完成二專學歷。「當時我在同儕裡活像個邊緣人,一心只念著自己的理想。」他咬緊目標心無旁騖,以鐵打似的意志努力,終於如願,隨後他更於校內一展企劃活動的長才。「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」,這句話一點都不錯,他因主辦活動被貴人賞識,意外接觸到殊勝機會,在主管一連串的觀察與試測之下,年僅23歲就當上私人飛機航空管理督導,26歲便回到高雄餐旅大學航空管理系擔任餐旅講座講師。
在航空管理累積八年地勤經驗,飛行員夢想卻似乎漸行漸遠,賴彥池在31歲毅然離開熟悉職場,轉職精密機械維修業,從基層做起。凡事努力的賴彥池形容自己「像一條忠犬,永遠把公司的事當成自己的事。」甚至利用假日去把累積陳年鐵鏽及汙垢的公司車刷得閃亮,只為讓代表公司形象的公務車看起來更整潔亮眼。他吃苦當吃補,十足忍者精神雖然沒有讓他無往不利,但卻累積出一身厚實的硬實力。在外打拚17年,練就優秀「外語、管理與專業技術」能力,沒想到命運此時將他與故鄉竹山重新聯繫起來,在事業面臨轉折與信仰的引導下,賴彥池再次勇敢轉換跑道……。
丟掉包袱 我的主場我來打造
2016年回竹山老家,排出緊湊的行程,賴彥池很快設定好自己的定位,要把傳統工藝從思維到模式,翻轉為文化創意產業。他很清楚,「商業模式就是我的賣點,父親與他的手藝就是我的商品!」一場工藝師與企業家的結合大作,即將上場!
賴彥池說自己做事的想法和父親完全不同,回到家裡以後一開始也想學技術,但父親卻要他先把公司救起來。了解當時整體環境後,決定先引進擅長的商業管理模式,過往的專案執行經歷在這時大幅派上用場。當時手頭吃緊的他,用唯一可以動用的資源──一台小貨車、一些存款和兩張信用卡,從基礎設備整理、磚牆修補到家電安裝一步一步來,他想先整理出堪以居住及工作的舒適安全空間。父親想法比較保守,覺得賺錢唯一的路就是要趕緊接訂單大量生產,「都還沒賺錢怎麼就先花錢?」老父彷彿隔一條鴻溝遠遠看著兒子行徑,反倒憂心起來。「每天上工第一件事情就是和爸爸吵架!」賴彥池想起當年,無奈地笑了。
處理居家環境整頓、廠區建設和設備優化的同時,品牌形象的營造也刻不容緩地同步展開──設計自家商品包裝,並利用臉書粉絲頁大力宣傳。「我每天花很多時間在用FB,跑去別人的社團PO文,還因此被封鎖。」賴彥池說以工藝師的高度,難免會不好意思這樣吹捧宣傳自己的產品,而他以跨領域之姿反而沒有那些包袱。最後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,即引入商業觀念的「數據化」。透過每一次試驗來累積成本及效益的參數值,在科學的分析下,做到數據模組化、DIY課程流程化、竹編構成(編織法)系統化。「以前師傅們都是憑感覺」,唯有靠創新的方法,逐步反映在工作室承接大型裝置專案和活動的能力增長上,才能真正將力氣用在刀口。
3
賴彥池也把自己的創意融入工作室的產品中,例如首創「攜帶式竹製煙灰缸」,利用竹子輕便且燃點高的特性承接煙灰及菸頭,既美觀又環保;「竹製購物手把」是由茶壺提把改造而成,新式商品更貼近生活,將過去竹子本為民生用品的文化,重新嵌入現代生活。善行銷的他也想出許多趣味宣傳口號,如DIY竹凳課程標榜「自己坐的椅子自己做」,以活潑、年輕的印象吸引不少觀光客。在工藝、觀光、竹建築和大型裝置各面向慢慢做出成績,開始有廠商自己找上門,行銷得以借力使力,2017後半年營業額終於開始倍數成長。
胸中有成竹 搭起通往世界的橋樑
「用講的不如做給大家看。」賴彥池說自己回鄉看到師傅的手藝和專業,加上得到許多海內外珍惜竹工藝的人們相助,使他更想把這個全世界最專業的竹藝團隊推到國際。
自2016年與父親合力打造竹製大型裝置藝術以來,透過在集集燈會、溪頭竹文化節、2017台北建材展亮相作品,工作室的優異成績深入人心。2018年台中花博「竹跡館」由建築師陳羿冲設計,找來竹籟文創團隊協力打造,所有竹材人員配件皆來自竹山在地,工作室也出動了團隊所有工藝精湛的師傅,可謂精銳盡出。
「看到竹製工藝在一片空地上從無到有建構出來,形成視覺感官的震撼,是我最感動的一刻。」對未來,賴彥池最在意的還是在地竹工藝產業能否創造更多商機,使地方持續活絡起來。他希望工作室成為不同人才發揮專長的舞台,在品牌的大傘保護下,員工能享有如同企業庇蔭的福利,有能力用過去所待企業裡好的制度照顧員工,使他引以為傲。
竹籟文創賴家父子倆雖然想法不同,但「差異便是珍寶」,這差異如經緯線般將兩人對竹山的共同願景密密鑲和。同竹子一樣強勁的生命力,堅強亦柔軟,或許早就根植在他們不服輸的性格中。而賴彥池當機師翱翔天際、周遊世界的夢想,也好似以另一種蜿蜒的路途引導他前進,以竹工藝產業為家鄉展開通往世界的橋樑。
友情链接: